一、主要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
具体任务目标
(如目标任务及指标重复,请在备注栏注明,不需重复填写) |
是否完成
(已完成/未完成) |
具体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备注 |
(一)目标责任制任务书任务 |
1、参与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并完成其中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部分的编制任务;按照国家进度要求,完成“一流学科计划”项目的论证与申报工作,并启动项目建设。 |
已完成 |
完成了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及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制订。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组织召开院长、主任,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中青年学术骨干等不同层面研讨会13场,完成了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制定及论证。 |
|
2、为迎接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做好充分准备;制订迎评工作方案,并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内涵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对我校金融、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翻译、药学、会计、工程管理等8个专业学位点开展的专项评估;开展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工作。 |
已完成 |
全校迎评工作按“积极参与、全面摸底,统一思想、资源整合,积极整改、加强建设”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并已全面完成预期任务。一是组织各学科牵头单位进行广泛动员部署,认真填写学科水平评估简况表,并对各学科作深入分析。牵头召开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资环学科等跨单位或多学科的迎评研讨会;二是对我校所有一级学科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学校《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参评方案》。组织18个参评学科牵头单位详细制订迎评建设方案,重新完善学科水平评估简况表;三是根据各参评学科在学科水平评估迎评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举措等情况,形成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的建设内容,经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后下达至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各参评学科牵头单位积极组织本学科国际学术会议、学科战略研讨会等活动20余场。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对我校金融、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翻译、药学、会计、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等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进行专项(合格)评估的通知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及教师认真撰写评估报告,牵头多次召开会议对9份评估报告材料进行了“一对一”和“面对面”的沟通、修改和完善,并按程序报送相关教指委;9个专业学位点均顺利通过国家合格评估。
制订了《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学位办;根据方案的整体安排,分批组织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9个专业学位点开展了自我评估。 |
|
3、继续实施ESI学科排名提升计划,加强政策协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再布局一批项目,并积极培育ESI学科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优秀青年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
已完成 |
加强与人事处、学位办等部门沟通,将ESI期刊论文和高被引论文等指标纳入当前教师职称评聘、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条件。
物理学首次进入世界ESI前1%;2015年再次布局了一批ESI项目,立项资助73个课题组,其中39个课题组负责人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53.4%;对2004-2014年期间发表ESI物理学论文6篇及以上的27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奖励;对2014年立项资助的79项ESI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各课题组均完成了预期的建设任务和目标,共产生821篇ESI源期刊论文,其中高被引论文16篇,总被引频次为2484,各课题组均完成了预期的建设任务和目标。
依托材料、交通、物联网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Nature Materials主编Vincent Dusastre、Transportation Research主编Oliver Gao等ESI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开展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专题报告会16场。 |
|
4-1、适应国家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调整,加快建立有效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的制度和机制,探索建立卓越贡献导师直接在优秀本科生中选拔推免研究生制度。 |
已完成 |
出台了《武汉理工大学招收优秀研究生管理暂行办法》,以“服务学科发展、注重学术潜质”为主线,以导师的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和培养条件为依据,鼓励优质生源向优质学科和优秀导师聚集。 |
|
4-2、进一步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实施创新人才选拔工程,完善博士生申请-审核制,试办举办夏令营,进一步吸引优质生源,211工程高校生源占录取硕士生比例达到55%。 |
已完成 |
举办了2015年优秀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共有校内外911名学生参加。通过各类学术报告会、主题班会、专业笔试面试、实验操作测试、导师见面会、课题组研讨会等多项学术活动,参观了专业实验室,体验了ITS(智能交通系统)驾驶模拟、同传翻译等专业技能的学术魅力,了解我校学科建设情况,感受学校浓郁的科研氛围。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我校三个学硕班选择留在本校继续读研的推免生显著增加,211工程高校生源占录取硕士生比例超过55%。 |
|
5、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实施细则,发挥“三助一辅”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
已完成 |
出台我校“三助一辅”实施细则。拓展“三助一辅”内涵,细化管理内容,激活育人潜能。加强岗位设置顶层设计,把研究生承担“三助一辅”工作与培养实践、学科特色、实际需求有机结合,把岗前培训、上岗指导、离岗总结贯穿于“三助一辅”工作全过程。创新岗位激励机制,把提高保障性待遇与奖励性待遇相结合。使研究生学业保障、科研韧劲、责任意识产生叠加效应,确保“三助一辅”工作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心不偏离。2015年全校参与“三助”研究生人数达到5244人次。 |
|
6、参与筹备学校第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会,研究制定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政策;组织2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会,举办6场大型学术活动。 |
已完成 |
制定了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政策,组织“理工合伙人”研究生创业挑战赛决赛,32个研究生项目参加了决赛,给予18支队伍总计约100万元奖励资助。组织了3场学风宣讲会,8场大型学术活动。1、学风专题宣讲报告。承办了湖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杨卫院士应邀作宣讲报告。以我校优秀博士或硕士为访谈对象,针对“学风”等相关问题,挖掘生动的事迹,推进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和感染力。开展研究生学风及师德师风论坛。将高尚师德师风教育贯穿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的各个环节,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
|
7、加快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期分流与淘汰机制,修订《中期考核及开题管理办法(修订)》;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体系建设,完成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落实研究生课程负责人制度;完成40门国际化课程、精品课程、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等高水平课程建设及20个课程资源库、课程案例库建设。 |
已完成 |
修订了《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中期考核及开题实施办法》、《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办法》等8个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完成了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明确了课程负责人。完成43门国际化课程、精品课程、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等高水平课程立项建设及30个课程资源库、课程案例库立项建设。 |
|
8、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国内高水平研究院、知名企业开展研究生协同培养,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团队建设和基地建设,与教务处一起建设高水平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0个。 |
已完成 |
制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评估细则》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评估指标体系》(暂行),新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新批5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居全省第一)。 |
|
9-1、强化研究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积极指导、支持研究生出国攻读学位和开展国际联合培养,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举办3场公派留学政策宣讲会,选派国家公派留学生40名,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 |
已完成 |
举办3场公派留学政策宣讲会,有49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有21名研究生获得学校资助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3名;选派 40 名研究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访学;资助58名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
|
|
9-2、博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比例达55%,学术硕士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比例达20%,专业硕士获得专利等应用成果比例达20%。 |
已完成 |
全日制博士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比例为78.4%,学术硕士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比例63.95%,专业硕士获得专利等应用成果比例14.72%。 |
学校对今年毕业的学术硕士及专业硕士发表学术论文等成果未做要求。 |
|
10-1、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管,制定各学科学位标准,加快建立学科、学院、导师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公开制度, 选取2-3个学科对研究生导师培养质量试点发布。 |
已完成 |
全方位加强论文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发布、修订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电子查重检测规则》、《硕士学位论文校外专家抽查盲审规则》、《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科研奖励认定规则》和《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抽查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在教育部、湖北省学位办、学校等各级组织的各类论文抽查工作中,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院、学科及导师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严肃处理 。制定了学校目前已有授权全部学术型硕士、博士学科学位标准,涵盖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学位标准。制定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信息发布方案》,搭建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信息发平台,选取交通学院、资环学院、经济学院3个学院进行了试点发布工作。 |
|
10-2、加大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力度,力争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8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6-28篇。 |
已完成 |
加大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2015年共有11位同学获批优秀博士培育项目。推荐40篇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130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参加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9篇,获奖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近5年最多,其中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获奖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
|
(二)党政工作要点任务
(依据《武汉理工大学机构优化调整和编制核定方案》(校党字〔2014〕8号)明确的部门职责填写) |
全局性工作:完成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分阶段稳步推进,确保完成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 |
已完成 |
|
与“(一)目标责任书任务”1指标重复 |
做好迎接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全面查找和分析学校各参评学科的问题与不足,全力推动整改和系统建设,为迎接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实现学校第四轮评估目标做好充分准备。 |
已完成 |
|
与“(一)目标责任书任务”2指标重复 |
适应国家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调整,加快建立有效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的制度和机制,探索建立卓越贡献导师直接在优秀本科生中选拔推免研究生制度。 |
已完成 |
|
与“目标责任制任务书任务”4-1指标重复 |
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按照科研经费总量与质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数量、重大学术成果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中的权重,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
已完成 |
|
与“(一)目标责任书任务” 4-2指标重复 |
加快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期分流与淘汰机制。 |
已完成 |
|
与“(一)目标责任书任务”7指标重复 |
加快建立学科、学院、导师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公开制度。 |
已完成 |
制定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信息发布方案》,搭建了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信息发平台,选取交通学院、资环学院、经济学院3个学院进行了试点发布工作。 |
|
标志性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完成“一流学科计划”项目的论证与申报工作,并启动项目建设。 |
已完成 |
|
与“(一)目标责任书任务”1指标重复 |
继续实施ESI学科排名提升计划,加强政策协同,建立激励机制、资源统筹机制和项目评审联动机制,重点培育ESI学科新的增长点,强化ESI学科建设项目管理。 |
已完成 |
|
与“(一)目标责任书任务”3指标重复 |
立项建设40门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精品课程、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等高水平课程;博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比例达55%,学术硕士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比例达20%,专业硕士获得专利等应用成果比例达20%;公派留学生40名,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20名。 |
已完成 |
完成43门国际化课程、精品课程、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等高水平课程建设及30个课程资源库、课程案例库建设。
全日制博士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比例为78.4%,学术硕士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比例63.95%、专业硕士获得专利等应用成果比例14.72%。
有49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有21名研究生获得学校资助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3名;选派 40 名研究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访学;资助58名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
学校对今年毕业的学术硕士及专业硕士发表论文等成果未做要求。 |
(三)“十二五”规划年度任务
(以发规政法处发布的《各二级单位“十二五”目标任务年度分解表》为准,若五年总体目标和指标已完成,请在备注中标明) |
*国际一流学科(按一级学科) |
1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 |
材料科学 |
*国家四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
8-10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国家未启动 |
|
*国内一流学科(按一级学科) |
4-6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设计艺术学 |
排名前10%的学科(按一级学科) |
1-2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排名前30%的学科(按一级学科) |
5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设计艺术学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3-4个 |
进入ESI前1%学科3-4个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4 |
因国家未开展重点学科评选,中期评估后调整为ESI前1%学科数,分别为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 |
湖北省优势学科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湖北省不再评选 |
|
湖北省特色学科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湖北省不再评选 |
|
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24个 |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6个(仅2011年开展,后续一直未启动) |
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20 |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化学、统计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美术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
*专业学位领域数量 |
2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39(4) |
建筑学(建筑学学士、建筑学硕士)、应用统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已启动 |
|
国家重点学科占所有一级学科点数量比例 |
7.5%-11.4%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0.50% |
国家重点学科(4个,2个一级,1个二级,1个培育)占所有一级学科点数量(38个)比例 |
湖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占所有一级学科点数量比例 |
45.0%-62.9%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63.16% |
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24个)占所有一级学科点数量(38个)比例 |
一级学科博士点涉及的学科门类数 |
4-5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4 |
法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涉及的学科门类数 |
9-10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0 |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与专业学位领域数的比例 |
0.92:1-0.95:1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0.97:1 |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38个)与专业学位领域数(39个)的比例 |
博士点学科门类结构(按二级学科统计,不含自设学科):经济学 |
10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10(1) |
(1)2011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学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只包含一级学科,不再细分二级学科。
(2)该目标调整为一级学科,调整后的目标值为括号中的数字,且在2014年1月6日提交给学校的《研究生院“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自查报告》中作了调整说明。 |
法学 |
6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6(1) |
文学 |
8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8(0) |
理学 |
8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8(0) |
工学 |
40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40(11) |
管理学 |
5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5(2) |
艺术学 |
1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1 |
硕士点学科门类结构(按二级学科统计,不含自设学科):哲学 |
8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8(1) |
经济学 |
17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17(2) |
法学 |
23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23(3) |
教育学 |
11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11(1) |
文学 |
21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21(2) |
历史学 |
1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1(0) |
理学 |
18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18(4) |
工学 |
59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59(19) |
医学 |
6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6(1) |
管理学 |
6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6(2) |
艺术学 |
3 |
按调整后的目标已完成 |
3 |
*博士生(在校生) |
1500-2000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635 |
|
*硕士生(在校生) |
16000-16500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0594 |
|
*博士生与硕士生之比 |
1:8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8.84 |
|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之比 |
1:2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1.65 |
|
全日制硕士与在职专业学位硕士之比 |
1:0.25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1:0.36 |
|
*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 |
|
五年目标已提前完成 |
|
|
*博士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比例 |
25% |
已完成 |
博士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比例为73.1%。 |
|
省级优秀博士论文 |
9 |
已完成 |
省级优秀博士论文10篇 |
|
省级优秀硕士论文 |
35 |
已完成 |
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9篇 |
|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人均篇数 |
5-6 |
未完成 |
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人均篇数3.81篇,但论文质量明显提升。 |
学校对博士发表的学术论文由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倾斜,与2014年相比,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度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中,SCI(A区)论文从76篇提升至124篇,SCI(B区)论文从80篇提升至150篇,SCI(C区)论文从63篇提升至94篇。 |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比例 |
理工经管学科40%,其他学科24%/25% |
已完成 |
博士研究生比例为78.4%,其中理工经管学科(不含会议论文)78.5%,其他学科(含会议论文)76.9% |
|
国家公派留学生人数 |
30 |
已完成 |
49 |
|
*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人) |
20 |
已完成 |
53 |
|
硕士导师 |
1500 |
已完成 |
1858 |
|
博士导师 |
300 |
已完成 |
337 |
|
*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
10 |
已完成 |
8 |
研究生院完成任务数 |
省级以上教研立项 |
20 |
|
|
教务处统一推荐 |
校级以上教研立项 |
80 |
|
|
教务处统一评审 |